我为什么要写这个?是因为上个月我家老人需要护工照顾,结果搞出一堆破事,差点被拖拽得人仰马翻。一开始我还以为自己懂点儿,结果就是个菜鸟。今天我就把整个折腾过程从头到尾说一遍,免得大家踩坑。
最开始的瞎捣鼓
老人刚出院那会儿,我急着找人,根本没想太多。直接就去小区微信群问了一圈,找了个自称“经验丰富”的护工,微信一聊就觉得靠谱。我试了试电话面试,聊了不到十分钟,就觉得行。结果?她上门第一天就开始拖时间,擦桌子都磨蹭半小时,还总找借口要加钱,搞得老人都不安生。我才明白,这护工就是故意拖拽,控制节奏榨油水。一算账,多花了五百多块,气得我拍桌子骂娘,但也晚了。

研究专业评判标准的过程
这事儿搞得我火大,干脆放下工作,花了一整个星期去找可靠的法子。我去了社区服务中心咨询,还问了医院认识的护士朋友。人家跟我说,护工不是随便找的,得有专业评判标准才行。一开始我也迷糊,啥标准?又不是考试。后来我就在网上扒资料,用关键词搜了不少干货,总结出几个通俗点:
- 第一看证书真伪:别光听嘴上吹牛,一定要让护工出示上岗证啥的。我拿手机上网查了查编号,假的马上露馅儿——这回我就发现有个家伙证书过期了,骗鬼。
- 第二盯经验年限:问问她干过几年?别信“很多年”这种虚话,具体问问照顾过什么病人,比如中风老人怎么护理。我试了试这招,把护工问得支支吾吾,立马筛掉俩不靠谱的。
- 第三查态度细节:这不是玩虚的,面对面时观察她动作是不是麻利。比如,我故意让护工做点简单活,看她有没有拖拉。上次那个光洗手就磨蹭五分钟,这种趁早拉黑。

我还跑去参加了一个社区的护工讲座,边听边记笔记。专家强调,防拖拽的核心就是定规矩:签合同前把服务时间、价码都写死,多一句屁话都不能信。我试着自己搞了个简单协议,打印出来当面谈。
挑出靠谱的结果
有了这些标准,我重新去找护工。这回不慌了,直接约三个人面试,按我总结的点子来。第一个就查证书,假的,pass;第二个经验短,才干了半年,怕搞不定;第三个大妈还挺实在,当面演示怎么翻身喂饭,动作跟机器一样快。我照着协议写了时间表,说好每半小时干拖拉就扣钱。用着快两星期了,她没拖过一次,老人直说舒服。现在我回头想想,这标准真顶用——防拖拽就是硬核点儿狠点儿,别怂就好使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均为网友汇总上传,若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利益,请留言,会及时删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