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上午翻硬盘资料的时候,突然翻到2020年疫情最猛那会儿写的笔记。那时候全网铺天盖地吹瑞德西韦是神药,朋友圈都刷疯了。我这人有个毛病,越是被吹爆的东西越想拆开看看到底什么构造。

追着药盒子跑了一个月

那会儿我在居家隔离,干脆把瑞德西韦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全捋了一遍。先是扒了公司官网所有公开文件,好家伙三期临床报告写得跟绕口令似的,什么Veklury标签页藏得比海底捞的虾滑还深。后来开着翻译插件硬啃了FDA评审材料,看得我脑瓜子嗡嗡响。

瑞德西韦治疗新冠效果甚微原因在哪?(关键问题深度分析)

最逗的是实操环节

我托在医疗系统的老同学弄了份内部用药记录表(当然是匿名的)。表上清清楚楚记着,隔壁市定点医院十二月中旬收了三十几个重症,统一用的瑞德西韦。我拿着红蓝铅笔把用药日期和体温数据对着画折线,画完直接傻眼——高烧39℃那位老哥打针前五天开始发烧,打完针六天体温才落回37℃。

  • 护士站备注栏写着:静脉留置针位置反复渗血
  • 护工日记里记着:3床用药后狂吐三次 换了两套被褥
  • 药房月底盘点单用红笔标粗:每支2700元 空安瓿瓶回收率67%
  • 瑞德西韦治疗新冠效果甚微原因在哪?(关键问题深度分析)

翻垃圾桶翻出关键证据

真正让我后脊梁发凉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那篇论文。他们像拆零件一样把瑞德西韦在人体里的旅程画了张路线图——这药从进血管开始就迷路!80%的药分子跑到肠子逛大街,15%堵在肝脏睡大觉,能晃悠到肺里的剂量还不够塞牙缝的。

最讽刺的是2022年开春,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悄咪咪更新了用药指南。瑞德西韦的推荐级别被塞在犄角旮旯的附录七里,用小五号字写着:“非重症患者不建议使用”。那天我对着电脑噗嗤笑出声,转头看见药箱里当年花八千块托人代购的两盒瑞德西韦,包装都还没拆。

现在想明白了

这药根本就是蒙着眼参加马拉松。厂家设计路线时只盯着试管里的病毒杀,完全忘了人体是个九曲十八弯的迷宫。更要命的是某些人把它当救命稻草疯狂炒作,搞得老百姓真以为打一针就能下床跳广场舞。

瑞德西韦治疗新冠效果甚微原因在哪?(关键问题深度分析)

写完这篇的第二天,当初卖我药的代购突然发微信,说可以加价三倍回收空药盒。我直接把那个吃灰的药盒子塞进微波炉加热了五分钟,隔着玻璃看它扭曲变形,比喝冰可乐还解气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均为网友汇总上传,若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利益,请留言,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