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第一次刷到邹嘉俊的视频是在去年夏天,当时我正蹲在阳台给多肉换土,满手泥巴时手机突然弹出个推送。他那期讲《5秒法则》的视频直接把我钉在原地,手里的小铲子“哐当”掉进花盆。
一、认知被锤开第一条缝
以前总觉得“深度思考”就是要憋大招,非得找整块时间正襟危坐。结果笔记本攒了七八本,全是写两页就废了的半成品。那天看他直播连麦,有人问“怎么坚持晨跑”,他回的话我现在还能背出来:“你现在马上把跑鞋塞进行李箱拉链拉上,比琢磨三个月运动学原理管用。”
我当场抓着沾泥的手机点开淘宝,下单了那双购物车躺了半年的亚瑟士。结果第二天快递刚到,暴雨黄色预警就糊在手机屏幕上。要是以前我肯定骂句“天意如此”就躺平了,但那会儿脑子突然蹦出他总挂嘴边那句:
“行动才配谈运气,等运气的都是乞丐。”
- 9:18 我踩着新鞋冲进雨里,裤腿溅满泥点子
- 9:27 摔了个屁股墩儿,路边小孩咯咯笑
- 10:03 浑身湿透到家,却笑得像中了彩票
二、用他的模板改造自己
最狠的是他那个“事不过三”法则。以前我手机里存着二十几个待办APP,红点叠起来能玩消消乐。照着他视频里演示的笨办法:
- 早上睁眼先往冰箱贴拍三张便签
- 用最粗的马克笔写,字丑到认不出也没事
- 做完一件才准撕下来
第一天我写完“交燃气费”“改方案”“买猫粮”,结果蹲在便利店啃饭团时发现第三张便签被黏在面包袋上一起扔了。当我在小区绿化带翻垃圾桶找那张“买猫粮”时,物业王大爷举着手电筒直叹气:“小伙子,为口猫粮至于吗?”
但邪门的是,自从把任务砍到三个
- 微信文件传输助手里的“改天再说”从137条降到9条
- 去年双十一买的日程本终于写完一页
- 公司楼下彩票店老板看见我就笑:“又来兑5块钱?”
三、把路走成河
真正让我后脊梁发麻的是他处理焦虑的方式。今年三月我妈体检出问题,我连夜赶高铁回老家。在病房外守着的时候,手机还在嗡嗡震着甲方催方案。凌晨三点刷到他某条视频下的回复:
“焦虑是条泥鳅,你越想掐死它越窜。找根草绳穿上鳃,晾在日头底下晒成鱼干。”
我抹了把脸冲到护士站要来纸笔,就着应急灯的光:
- 左边列我妈的检查项目和时间节点
- 右边列方案修改的分镜表
- 中间画个大叉——“此刻摸手机就扇耳光”
陪护七天写完28页医疗笔记,顺带用手机备忘录改完方案。回公司交差时总监翻着文档直咂嘴:“你小子住院住出灵感爆发了?”
前几天清理书架,发现去年买的《认知觉醒》还塑封着。现在手机相册里最多的不是自拍,是超市小票背面写的作战计划、挂号单上记的灵感碎片。上周开车被追尾,等交警时我居然摸出纸巾写完了周报提纲——对方司机探头看半天,憋出来一句:“兄弟,你这擦鼻涕的纸还要不?”
邹嘉俊那些法子土得掉渣,但真往生活里摁着用,就像拿擀面杖捣马蜂窝。刚开始被蜇得满头包,等蜜流出来的时候才懂:所谓人生智慧,不过是被现实扇肿脸后,还能咧嘴笑着把鞋带系紧的蛮劲罢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