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早上一睁眼就想跟大伙唠唠尼尔森数据这个事儿。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见这词儿的时候也懵圈,还以为是啥新出的洋牌子酸奶。后来硬着头皮研究了大半年,结果真香!上个月全靠它帮公司多赚了三十几万佣金,老板一高兴直接给我工资加了20%,今儿我就把咋用这玩意儿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。
第一阶段:看见就头晕
去年双十一前老板拍我桌上厚厚一摞报告:”小张咱下季度主推品就靠你定了!”翻开全是弯弯绕绕的折线图柱状图,商品后面跟着”ACV%””Share of Shelf”这种火星文。当时我盯着满屏数据直接两眼发黑,心里想着”这都啥玩意儿?我还不如去仓库打包快递!”

这时候千万别被唬住!我总结了小白必懂的两点:
- 那些花里胡哨的百分数就当成菜市场砍价工具,50%份额意思就是半个菜摊都卖你家土豆
- 看商品旁边那个数字升降箭头,绿的给我加鸡腿,红的赶紧找原因
第二阶段:硬着头皮打开工具箱

有天王姐拿着数据报告冲过来:”咱家牙膏在沃尔玛份额从15%暴跌到8%了!”我手忙脚乱扒拉尼尔森后台,点开”竞品对比”立马现原形——原来是隔壁老王家牙膏买三送电动牙刷,顾客全跑他家去了。中午饭都没吃带着数据找采购,下午就调出五百箱赠品牙刷跟车发货。
过两天再看数据,份额噌噌涨回12%。当时激动得在办公室拍大腿,把午睡的老李吓一激灵。打那天起我每天蹲坑都刷数据后台,发现三个超级实用的场景:
- 跟超市谈判腰杆子直:去年华润要砍咱家泡面排面,我直接甩出”货架渗透率上升12%”的截图,采购经理当场把合同续了三年
- 躲坑比兔子还快:有次准备花大钱推新口味薯片,突然发现报告里写着”华东地区咸蛋黄口味连续六个月下滑”,立马改推酸辣味,省了二十万试错费
- 预测跟算命似的准:去年八月看到”家庭装酸奶增速破纪录”,果断把冷柜位置全换成大包装,结果中秋礼盒旺季卖爆仓

第三阶段:突然发现卧槽真香!
最绝的是上个月部门开会,小王非说年轻人现在不爱吃巧克力了要转战坚果。我当场调出尼尔森数据:”18-25岁用户巧克力消费量年增长23%,特别是20块钱以下小包装”。老板眼镜都快掉下来了,当场就把推广预算拨给巧克力项目。结果这个月销售报表出来,光便利店渠道就多赚了37万。
昨天老板拍着我肩膀说:”小张现在用数据说话挺溜!”转头就通知人资给我工资加了三千。回家路上我特意买了全家奶茶套餐,结账时候突然乐出声——这加薪的钱够我喝三年奶茶了!所以各位铁子,看不懂数据千万别慌,找对方法比喝十箱核桃管用。
吐血经验:
- 别管那些天花乱坠的术语,抓住”谁在买””买多少””为啥买”三个问题
- 每周固定周三下午三点看数据,养成习惯比临时抱佛脚强十倍
- 用数据吵架记得带截图,上回我把报表糊小王脸上他三天没敢跟我抬杠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均为网友汇总上传,若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利益,请留言,会及时删除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