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突然想起黄健翔那嗓子,心血来潮想整点活儿,把我手机里存的他解说意大利那些经典场面理一理。这事儿说起来简单,真干起来可费老鼻子劲了。

第一步:翻箱倒柜找材料

我先打开电脑,把硬盘、云盘全翻了个遍。好家伙,这些年零零散散存的视频、音频文件乱得很,光文件夹名字就叫啥的都有,“经典”、“嘶吼”、“摔话筒”。我耐着性子,一个个点开听,好多都音画不同步,要么就是糊得看不清人脸。翻了快俩小时,总算扒拉出几个2006年世界杯的片段,像对阵澳大利亚那场点球决胜负,还有打德国加时赛格罗索进球,这些肯定少不了。

黄健翔意大利解说怎么样?(回顾他激情澎湃的经典点评时刻)

第二步:耳朵听出茧子

材料凑齐就得硬啃了。戴上耳机,调大音量,来回听他那几段最炸裂的解说。重点就是那几句——“点球!点球!格罗索立功!不是一个人!”,“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!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传统!”。反反复复听了十几遍,一边听一边在纸上划拉要点。发现他几个招牌路数特别明显:

  • 喊起来跟机关枪似的,语速贼快,气儿都喘不过来那种。
  • 音量直接从3档蹦到10档,能把人从沙发里震起来。
  • 爱用排比句和夸张比喻,像“灵魂附体”、“伟大”、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”,听着特别唬人。
  • 黄健翔意大利解说怎么样?(回顾他激情澎湃的经典点评时刻)

  • 情绪完全跟球飞,进球了比球员还疯,丢球了听着比他自个儿丢钱还难受。

第三步:咔咔剪成短视频

听着听着手痒,干脆打开那傻瓜剪辑软件,把最炸的几段单独剪出来。难点是要找到情绪最高那个爆发点,差0.5秒感觉都不一样。比如澳大利亚那个点球,就得从他突然拔高的“点球!”开始,紧接着“托蒂!面对施瓦泽!”的嘶吼,剪到“球进!意大利万岁!”戛然而止,后面平复喘气儿的全不要,就留最疯那几十秒。剪完自己播一遍,鸡皮疙瘩都起来了,那味就对了。

第四步:边写边笑边感慨

在文档里敲字,写我的写着写着就想起以前蹲电视前的日子。实话实说,老黄这风格,就跟生啃柠檬似的,喜欢的贼上头,讨厌的恨不得捂耳朵。有人觉得这才是足球的灵魂,有人嫌太吵太夸张。我记得06年他那嗓子把我家邻居都嚎醒了,第二天楼下老太太还问我昨儿晚上谁在家打架!但不管咋说,这种敢把话筒当号角吹,把情绪泼你一脸的主持人,现在真不多见了。

黄健翔意大利解说怎么样?(回顾他激情澎湃的经典点评时刻)

整完这摊活儿,嗓子眼都跟着发干。翻箱倒柜大半天,耳朵嗡嗡响,但能把这些经典声儿再抖落出来回味一遍,值了。现在那些四平八稳的解说,听着是规矩,可总觉得少了点让人汗毛竖起来的劲儿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均为网友汇总上传,若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利益,请留言,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