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近刷抖音经常看到邓紫棋拍的德芙广告,那巧克力看着挺馋人,就突然好奇:明星代言真能忽悠大家多买货吗?广告商老吹牛说影响多大,实际是不是忽悠?于是我一拍大腿,干脆自己扒拉扒拉数据,看看真相到底咋回事。
第一步:先找销售数据
说干就干,我先在网上瞎逛了一圈,翻了些公开的销售报告——别问具体哪来的,互联网大把免费东西能下。我还真找到了德芙的季度销量数据,日期对不上广告投放的具体时间,坑爹!我就手动输入到 Excel 里,笨办法呗,从去年邓紫棋开始代言前后的数据全抄录了一遍。花了我整整一个下午,手指头都敲酸了,边干边骂:“破东西,不能导文件吗?”
第二步:简单对比数字
数据弄完了,我打开电脑里的表格工具(这玩意儿超蠢),把邓紫棋广告出现前的几个月销售拉出来,然后再看广告后那几个月的数字。我就用减法算算,看看是涨了还是跌了。结果一开始我瞪大眼珠——广告刚出那会儿销量确实冒了点小尖尖!我赶紧记录:短期小幅提升。可没乐几天,细扒了三个月后的数据,发现又掉回原地了,跟没拍广告时差不多。我挠头嘀咕:“这玩意儿不靠谱?”
第三步:排除其他影响
别急着下我又想,万一销量波动是因为别的事?比如节假日促销或市场大环境?我就跑去扒了同期行业报告,还翻了友商的数据,像什么费列罗和士力架的。比较后发现,巧克力市场整体没啥大波动——广告期间大家都在玩促销,销量变化不大。我就邓紫棋的广告没带动长期销量。不过让我有点惊讶的是,广告刚上线时确实短暂吸引了些眼球,但很快热度就过去了。
结果反思:意外发现真相
折腾完数据,我才明白为啥广告商总夸大效果——就为了忽悠品牌方掏钱呗!邓紫棋那么火,广告看着精致,可数据说话:短期内有点效果,长期看基本等于白搞。我合上电脑,叹了口气:“以后别瞎信广告,自己下手查最靠谱。”这事儿教会我,真相藏在数据里,扒拉扒拉总出惊喜。要是下次再有人吹牛,我直接甩出我这套记录!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均为网友汇总上传,若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利益,请留言,会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