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刷到费列罗新广告差点笑喷,那金球翻滚的镜头跟我去年做的方案简直一模一样!结果今天开选题会,经理又拿着这个案例让我们学习。我默默打开电脑翻出尘封的文件夹——有些翻车经验可比成功案例值钱多了。
一、从拍脑门到拍大腿
去年情人节接了个巧克力代运营,甲方张口就要”费列罗级别质感”。我们小组五个秃头策划熬通宵憋出个“榛子雨淋巧克力山”的脑洞:慢镜头拍巧克力酱浇灌坚果山,金箔纸在风里哗飘,结尾再P个闪闪发光的王冠。

实拍那天全组傻眼:巧克力酱淋下去像泼沥青,鼓风机刚开三档就把金箔纸卷进水箱里。最绝的是王冠道具——淘宝九块九包邮的塑料片,镜头里活像垃圾桶捡的易拉罐拉环。
二、超市里蹲出来的反转
方案黄了得救火!我连着三天蹲在超市巧克力货架前扒拉费列罗盒子,发现三个邪门细节:
- 大妈们挑巧克力时全在捏盒子——沙沙声越响拿得越欢
- 学生党专偷试吃台的迷你金球
- 小孩拿到金色包装纸总要折两下才扔

当晚就把方案改成三重听觉设计:撕包装纸的刺声,摇盒子时的颗粒碰撞声,咬开威化层的咔嚓声。拍摄直接淘宝批发两百个迷你金球,结果甲方临时加戏要做VR交互——气得我把方案扔进了回收站。
三、路边摊给的暴击
本来以为这事翻篇了,结果上周下班看见地铁口巧克力摊贩。老头推车上架着手机直播,镜头前铁勺咔咔敲着巧克力砖:”听见没?脆得像咬冻冰碴子!”围观小姑娘边拍视频边尖叫,摊前挤得二维码都扫不上。
突然想起我那个夭折的听觉方案——人家流动摊贩早玩明白了!什么VR交互黑科技,不如让观众听见馋虫爬。回家翻垃圾桶找回旧方案,发现当初光顾着折腾高大上的粒子特效,连最基础的咀嚼音采样都没收录。

四、血泪换来的五点干货
- 别在实验室调味道——去超市看大妈怎么捏盒子
- 放弃液体巧克力幻想,实拍淋酱不如ASMR搓包装纸
- 金色不是靠打光——铝箔纸反光角度要调到刺眼才行
- 小孩才是传播主力军,广告里多设计能折着玩的包装
- 试吃品做迷你版!成本省一半传播翻三倍

现在电脑里还存着失败方案,视频标签写着“酱料组勿删”——毕竟当初那桶泼坏的巧克力酱,结块后把摄影棚地板黏掉层皮,赔了人家两个月保洁费。
(刚发现司新来的实习生正用我废弃方案做参考…憋着笑给他点了杯奶茶压惊)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均为网友汇总上传,若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利益,请留言,会及时删除。
